產(chǎn)品別名 |
路緣石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路緣石是設在路面與其他構造物之間的標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帶與路面之間、人行道與路面之間一般都需設路緣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帶邊緣、行車道右側邊緣或路肩外側邊緣常需設路緣石
由于路面底層為厚度較大的夯實基礎層,為不透水層,加之路緣石及下部基礎均不透水,導致路面層內部水無法下滲或通過路緣石及其基礎排出
路緣石背面外側在多孔混凝土層內有隨緣石縱向延伸的內凹缺口孔涵,將滲排水引導排入路邊相間的雨水井,從而排出路面結構內部水。
瀝青路面用新型路緣石,外型尺寸與現(xiàn)有路緣石類似,為矩形體結構,長、寬、厚分別為75cm×35cm×12.5cm,上層為厚6.5cm普通混凝土,下層為厚6cm多孔混凝土復合澆筑而成,背面外側沿長度方向有5cm×3cm貫通內凹缺口孔涵。該緣石適用于瀝青面層厚度不大于10.5cm的道路(瀝青面層厚度大于10.5cm的道路,緣石厚度應相應增加,以緣石總厚度減去瀝青面層厚度的差值不小于2cm)。
瀝青面層結構內部水下泄至基層頂面,同面層與基層間的界面水(界面水主要來源:瀝青面層結構內部水、由道路邊緣或路面縫隙進入界面的地面水、透過基層的地下水等)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路邊,透過路緣石多孔混凝土匯至孔涵,再由孔涵流淌至雨水井,實現(xiàn)路面層內部水的排出。
水泥面層結構內部水下泄至基層頂面,同面層與基層間的界面水(界面水主要來源:水泥面層結構內部水、由道路邊緣或路面縫隙進入界面的地面水、透過基層的地下水等)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路邊,透過多孔混凝土匯至孔涵,再由孔涵流淌至雨水井,實現(xiàn)路面層內部水的排出。對于地下水位較淺或采用透水基層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緣石的底部縱向和橫向均應增加孔涵的數(shù)量,以利于面層與基層間的界面水的排出。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